在11月初的“互联网创新与发展论坛”上,清华大学李星教授回顾了中国互联网从创始之初以来的发展,他指出,当前,中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互联网,它在整个中国社会包括经济、文化、政治等方面的变化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。但是,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,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绝无仅有的。中国人口有13亿,如果每个中国人需要一个IP地址,那么需要很大的量级,而给每个人分配一个IPv4地址已经是不可能的,所以解决IP地址短缺的问题迫在眉睫。
另外,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天拨号上网一个小时,聚类的带宽也达到T级,如果13亿中国人都用100兆速率上网,带宽的增长速度就会超过摩尔定律。
“作为网络技术人员,我们都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:如何改进现有的互联网,怎样设计未来互联网的体系结构,以便解决带宽的问题。”李星教授说。
中国参与IETF的科学家越来越多
问题在互联网发展中不断出现,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。IETF为人们提供了高级别的技术发展平台,在这里,思辨的火花不断闪烁。而参与IETF的非美国科学家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。从1997年开始,在IETF的舞台上出现了来自大陆的中国人的身影。
1997年清华大学完成了RFC1922,这是中国大陆互联网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参与制定的第一个RFC。
在第69届IETF之前,IETF没有发布中国大陆参会的人数统计,在第69届IETF的大会上,中国大陆参会者是41个人,第70届是50人,第71届是25人,到了第78届,中国大陆参会者达到了125人,占与会者的10.8%。在2007年之前,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的IETF RFC是2个,到2010年是9个。
中国参与IETF的科学家的来源机构,分别是清华大学、中科院、中国移动、华为公司本部和华为国外研究所等等。这些机构参与IETF取得了一些成果,完成了若干RFC。
当然,这些统计数据与现有的6000多个RFC相比有一段距离,中国大陆的第一作者也是非常少的。“作为互联网大国,中国确实是应该多参加IETF的活动,同时也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李星说。
CERNET参与互联网研究的经验
李星教授向记者介绍了CERNET的发展及其参与IETF的过程。
从1994年CERNET立项之后到现在,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接入了2000多所高校,共有超过2000万的用户。CERNET是一个IPv4网络,目前在全国有41个节点,涵盖所有的省会城市。
CERNET从2001年开始建设IPv6,到了2004年,在国家发改委的牵头下,参与了“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CNGI”的建设。CERNET秉持将CNGI-CERNET2打造成纯IPv6网络的理念并付诸实践。目前,CNGI-CERNET2在全国有25个节点。CNGI-CERNET2目前的研究重点有基于源地址认证的网络协议(SAVI),基于隧道的过渡技术softwire和基于翻译的过渡技术IVI,分别参与IETF的SAVI工作组,softwire工作组和behave工作组的工作。
截至2010年10月,清华大学的互联网研究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RFC共有6个,包括RFC1922,RFC5210,RFC5565,RFC5747,RFC4925和RFC6052。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其中两个是标准类文档(Standards Track),即RFC5565与RFC6052。RFC5565 (Softwire Mesh Framework)是参与softwire工作组的成果,第一作者为吴建平教授;RFC6052(IPv6 Addressing of IPv4/IPv6 Translators)是参与behave工作组的成果,第一作者为包丛笑副教授。
四点体会
经过这么多年在中国互联网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工作,李星谈了自己的四点体会:
第一,我们参加IETF,不是为了RFC而RFC,而是为了要解决中国互联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。在实践中,我们以通过互联网促进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的发展为目标,由于中国大陆的网民数量已经非常庞大,所以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很多没有先例可循,我们参加IETF,首先要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。
第二,中国要解决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就必须与世界接轨与IETF接轨。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,因此,要抓住并解决核心的问题(目前,清华大学致力于解决网络安全的问题和IPv4向IPv6的过渡的问题)。李星认为:“我们不能认为中国的问题比较特殊,就不积极参与IETF,而专注于‘闭门造车’,如果这样,结果一定是失败的,因为互联网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。”
第三,一定要主动参加IETF相关工作组邮件列表并积极参与讨论。因此,中国人应克服内敛,将问题提出来,与全球的专业人士一起来交流和探讨。
第四,要鼓励年轻人参与IETF的活动。互联网本来就是年轻人的事业,所以我们呼吁中国政府的各个部门尽量创造条件,让年轻人参与IETF的活动。
“参与IETF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。因为参与者来自不同行业、不同领域,他们聚集在IETF的心愿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发展得更好。与这样一群人探讨和辩论,不仅使人感到快乐,而且也给互联网注入了无限生机。”李星教授最后说。
(文章来源:《中国教育网络》杂志2010年12月刊)
原创文章,作者:中国IPv6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pv6s.com/news/201012102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