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美国DOD和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通过了安全部署IPv6的政策文件,标志着奥巴马政府对IPv6推进工作的进一步落实。
IPv6是40年来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进步,富有前瞻性的运营商和企业因为IP地址(IPv4)的短缺而开始部署IPv6。根据ARIN最新统计,截至2010年11月,全世界仅有2.73%的IPv4地址可用,剩下的地址将在2011年耗尽。构成当今互联网技术基石的IPv4,相关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国际上几个大厂家主导,而IPv6的相关标准得到世界各国和全球产业界的广泛参与,大大改变相关标准由几个大厂家主导的情况,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商业部署的助燃剂。
全球IPv6市场全面启动
经过多年的试验探索和金融危机的洗礼,从 2011年起,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正全面进入商用阶段。NTT、Verizon、Comcast等运营商也全力推动IPv6的全面商用。2009年3月,谷歌网站已经开始支持IPV6,而Facebook网站在2010年初开始支持IPv6地址协议,IPv6对于美国互联网经济继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。
为促进联邦现代化信息建设部署,如云计算、宽带、智能电网的部署;降低互联网服务复杂度,并增强其透明度;使端对端网络通信安全服务无处不在,并作为未来联邦IT系统的基础;促使未来互联网通过一个智能的、架构优良的网络运转,并能支持未来海量互联网服务,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(NTIA)于2010年9月28日举行IPv6专题研讨会,讨论部署IPv6对美国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性。美国政府首席信息官Vivek Kundra发布指令,要求在2010年10月30日前,指派IPv6过渡经理,并提交名单、头衔和联系方式,所有的美国政府机构在2012年底之前,把面向公众的网站和服务升级到支持IPv6(如web, email, DNS, ISP 服务等);在2014年底前全面升级与公众互联网及企业网相关的应用软件支持IPv6;强制要求政府各部门IT网络采购全面满足USGv6文件,采购设备需通过IPv6相关测试。会议同期发布联邦政府IPv6推进工作组工作时间表明细。Vivek Kundra宣布为保证互通性,各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需继续使用IPv4,即采用IPv4与IPv6共存的策略,逐步向IPv6全面过渡。OMB和 NIST会协作共同贯彻USGv6文件和测试条例,其中该测试将为满足IPv6需求提供技术基础,并为商用产品提供相应的资质。这是奥巴马政府自执政以来首次公开发表有关IPv6的政策。另据美国最新调查显示,84%的组织已经取得IPv6地址或考虑申请,而只有16%的用户没有任何部署IPv6的计划。
中国已居世界领先水平
我国政府、运营商、产业界积极支持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,大量企业推出相关IPv6网络设备,相关运营商纷纷进行试验探索, IPv6网站、终端和应用软件也不断涌现。我国政府、运营商、产业界也高度重视相关工作,经过长期发展,已居世界领先水平。
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中国运营商已经在IPv6 业务应用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,中国电信先后试验了多种IPv6 接入方式,着重研究宽带IP 城域网络引入IPv6 过程中,对支撑平台和IT 系统升级改造的需求,从双栈客户的角度实施了网元设备、后端支撑平台和IT 系统的全流程穿越测试,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相关试验网络经过国际IPv6 论坛专家的严格测试和评估,成为IPv6 论坛认证的全球首家“IPv6 Enabled ISP”服务认证运营商。同时,中国联通、赛尔网络等相关运营商也积极探索,通过全球IPv6论坛IPv6 Enabled ISP、WWW等相关测试认证。我国运营商在探索下一代互联网过程中,已居世界领先水平,其不仅对于中国的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,对于全球 IPv6的部署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IPv6产品方面,以华为、华赛、中兴、 H3C、神州数码、锐捷等厂商为代表,部分产品通过全球IPv6论坛IPv6 Ready产品测试认证,相关产品正全面在我国网络中应用,凭借在我国网络中的成功应用和全面通过测试的良好性能,积极进军全球市场;同时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多次实现全球领先,如全球首家支持IPv6 Ready DHCP协议测试等。目前,通过全球IPv6论坛IPv6 Ready协议测试计划的网络设备种类已居全球第二。
经过十年的磨砺,我国正在摆脱IPv4时代的落后局面,积极争取IPv6技术、标准及产业部署方面的话语权,目前已经在这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。下一代互联网将促进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,改变网络发展的格局,优化产业结构,带来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,并有利于国家对互联网的安全管理。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,将成为提高我国未来竞争力的突破口和制高点。我国应抓住机会大力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技术,在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新一轮竞争中抢占优势地位。
来源:人民邮电报
原创文章,作者:中国IPv6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pv6s.com/news/20110121216.html